AskThreshold

转发一个学霸的一篇文章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心晴
     江苏省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(2)班  陈智康
当时一模考了无锡大市第一,我就在想,造成我成绩回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。考得不好,自然能找到很多原因,考得好的同学很容易忽视分析其原因。答案很快浮出水面:心态。高考之前,我就一直在调整心态。等到成绩揭晓,有人问我有什么学习方法,我说学习方法这个问题,每个人适合的不一样,而心态问题大家都有,并且还是心态最重要。

确实如此,我的数学试卷完全不整理,英语不做纠错,物理化学课上做作业,很多作文写400字觉得不好就“弃坑”,这些都是“不好的”学习习惯。我的“好的”学习习惯,也不一定能适合其他同学。如果真有什么“经验”可以分享,就是我从宋明理学中学到的心晴之法。心在晴天,人的状态就在晴天,学习高效,考试不失常。

整个理学的一个核心,就是“存天理去人欲”。而这句话,现在被很多自由主义者曲解和再定义了,也成了理学遭遇攻击的焦点。要理解它,为我们所用,就一定要抛弃原本的成见,通过理学的经典作品重新观察它。

天理,是什么理?是仁义礼智信吗?不是!天理是一切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的总和,是人心中固有的良知,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,即孟子所说的“赤子之心”。人欲,是什么欲?是大吃大喝谈恋爱?不是!人欲是所有“过度”的人的思想和感情。孔子说“过犹不及”,像一个人的父亲去世了,不哀,“一禽兽耳”!哀而伤身,就是人欲过度,翳蔽天理,就是朱熹说的“逆情”,要克制。

“立志用功,如种树然,方其根芽,犹未有干;及其有干,尚未有枝;枝而后叶,叶而后花实。初种根时,只管栽培灌溉,勿作枝想,勿作叶想,勿作花想,勿作实想,悬想何益?但不忘栽培之功,怕没有枝叶花实?”王阳明的这个比喻,是我非常喜欢的。我们学生最忌讳的一件事就是浮躁。浮躁,就是心中有了各种各样的杂念,也就是人欲。同学们如果有了想玩、想吃、想睡、想谈个恋爱之类的人欲,自己知道是不合时宜的,往往会自发地克制。但是人欲不仅仅是恶念。

所谓的善念往往对人的影响更加深刻,一旦善念过度变成人欲,造成的无形损失令人防不胜防。具体到我们的学习生活,主要有两点。

第一点是计划。老师和家长,以及自己,往往会要求做很多计划。计划确实是提高内驱力,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一个很好的方式。但是对自己有着更高要求的同学,应该慢慢抛弃死板刚性的计划,比如在某时间前要做完多少事,这种计划只会让人更加烦乱和急躁,会严重影响在时间内的实际学习效果。很多无效的刷题,就来源于完成计划的“内驱力”。我认为,计划赶不上变化,在做计划时,应该给自己留出相当大的自由度,只要求自己做什么事,不要求做多少内容。这样,在真正做计划中的任务的时候,就不会有紧迫感,就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正在完成的任务中。投入,就是一种按照良知行进的最佳学习轨道。

第二点是目标。目标确实有激励效果。但是对自己有着更高要求的同学,不应该设置明确的目标,比如要考多少分,要考多少名之类。记得二模(分数411)结束以后,我不无伤感地在座右铭的位置写了一首七律,第一句就是考不到四百三刷尽题海也枉然之类的话,第二天就把这个很强的“人欲”撕掉了,还是贴上“存天理去人欲”。想考高分的状态下,容易铤而走险,或是过分追求速度,容易导致考试过程中(尤其是对了语文选择、作文审题和数学以后)心情受到很大影响,造成解题焦躁,从而导致误判、误读、计算失误等不良后果。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去想考好。一切都顺其自然,跟着自己的节奏,收获水到渠成的成绩。

考试阶段和考完以后,根据我的经验,绝大多数同学的绝大多数考试,都会认为自己发挥得不好。在这种情况下,说其他同学虚伪、唉声叹气或者自黑、下定决心下次要如何如何全是空的。正确的态度应只在意考试本身,把考试当成超越自己的跳板,而将其结果当做提升自我的机会。考完以后,不去想成绩怎样,不去和同学比较,也不能后悔难过,关注自己错了什么,这是重中之重。其实高考之前的所有考试,也就是让我们发现自己错了什么,思考自己为什么错。注意,所有粗心、失误、状态之类的本质上都是心理素质问题。

王阳明说“心即理”,记得历史老师杨俊老师也说过,进考场的时候要有“我就是天下第一”的心态。一定要相信自己,不断给自己正面积极的、甚至是不留余地的心理暗示。比如我,我相信自己很帅,我就很帅了,如果有人反对,那是他或她的审美观问题。这个不是否认客观是非标准的存在,而是否认感性认知范围内绝对标准的存在。在理性认知范围内,我们应该要能认清自己,但是在感性认知范围内,自我具有无限大的维度,可以超越一切衡量标准而存在。所以,我们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性认知,用最合乎天理、最有利于学习发展的感情状态投入到学习和考试中去。

当然,最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勤奋。王阳明说:“人须在事上磨,方立得住。”圣人之心如明镜,这个明镜是磨出来的。用什么来磨?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来磨。朱熹说:“必使学者及凡天下之物,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,以求至乎其极。”《大学》说:“物格而后知至。”在事上磨炼以后才能学会如何以最好的心态去应对。在调整自己状态的过程中,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,在这些问题上不断磨练自己的内心,应对问题、找到对策、对抗压力、自我调节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。

最后,对内心素质的强化需要阅读。在高中能够获取到的实际社会经验有限,要拓宽视野,提高眼界,扩展思维,就要多阅读有深度的作品。没有阅读难度的书是用来消遣的,不能够用来提升自己。尤其要对一种哲学,要有一点研究。哲学是武装自己心灵的最好武器。我个人比较偏好的是传统宋明理学,尤其是王阳明那一派。西方的哲学也很有价值,我的同桌就对此颇有研究。除了哲学以外,文学作品阅读对人文素养的提高很有好处,读怎样的文学作品,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,不过理科思维很强的同学,我要为他们推荐卡夫卡。

其实无论是高中生活,还是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,还是将来参加工作,本质上都是一个历练自己的阶段。只是在这些阶段,我们的社会任务不一样而已。但尽管社会任务不一样,我们对自己的任务都是一样的。那就是不断打磨自己的内心,止于至善,纯乎天理,在内成圣,在外自然称王。

评论(2)

热度(15)